胡伟武:让“中国芯”走出实验室
“我们经常说创新报国,创新怎么报国呢?国家每年在龙芯的研发上投入大量的经费,我们努力地研发,把技术指标提高、发表论文就报国了吗?不是的。花了纳税人的钱,如果没有对国家安全做出贡献,没有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那是浪费,那是误国。创新报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创新挣钱,纳税报国。”――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中科院计算所总工程师胡伟武
从曙光、联想、浪潮等服务器,到长城、同方等个人电脑;从长虹、海尔、海信等数字电视,到居民家里的数字电表、水表,再到车间生产制造的工业机床……龙芯正在加速脚步走向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个名为龙芯的芯片是我国自主研发的CPU。十年前的2002年,当时只有34岁的胡伟武,带领科研人员历经拼搏,研制成功我国首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高性能微处理芯片――“龙芯一号”,结束了中国计算机“无芯”的历史。而如今龙芯也从实验室中走向了市场,在国计民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2001年受命研发中国芯CPU开始,胡伟武和龙芯打了十余年的交道,投入许多心血,如今的他,身份也从龙芯课题组组长变为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当年龙芯的研制成功,让胡伟武很振奋,但是科研成果只能待在实验室里,这并不是胡伟武所希望的。“2006年,我们意识到龙芯只限于研究领域,并不能给国家的巨额投入带来切实的回报,而且当时龙芯在产业化方面也取得了进展,在此基础上,2010年龙芯正式走向产业化,研发团队也实现了转制。”胡伟武说,当年,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牵头出资改建,成立了龙芯中科,公司以“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支撑信息产业发展”为使命,旨在将龙芯处理器研发成果产业化。
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道路并不容易。胡伟武说,研发人员都有一些“技术型”思维,以前研发一个产品,都会追求高技术,并不太考虑市场需求和客户感受,结果就是生产和需求脱节。如今龙芯的做法就是设立项目时先做市场调研,让技术指标为市场需求服务。同时组建经营团队,不但有原先的研发人员,又挖来不少知名外企的管理人员。这些转变让龙芯的发展非常迅速,销售额从3年前的几百万元,逐渐到几千万元,而今年公司销售额则有望过亿。
对于胡伟武来说,从技术带头人转变为企业的管理者,最大的变化就是“以前在乎的现在不在乎了,以前不在乎的现在都很在乎。”“比如,我以前在乎发表论文,现在就很在乎产品品质、销量;以前在乎领导的意见,现在则更在乎客户的想法。”
在胡伟武的带领下,这几年龙芯中科不断突破创新,龙芯4核、8核处理器相继推出并投入产业化,龙芯三大系列产品线也加速完善、扩充。2010年成为中关村“瞪羚计划”重点培育企业;2012年被授予“高性能CPU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未来龙芯将被打造成为我国自主高性能CPU研发基地和企业利用国产自主CPU开发信息产品的示范基地。
胡伟武告诉记者,目前,龙芯在与国家安全和国防安全相关的领域,已经初步起到了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在民用的工业控制领域,如数字电表、数字水表等已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在计算机领域,如个人电脑、服务器、存储设备等也已形成规模销量。因此未来三年成为行业龙头型的CPU企业这一目标应该能实现。
记者了解到,明年春节龙芯就将搬到位于北清路的龙芯产业园,龙芯也将继续招兵买马,让中国芯的产业化道路前进得更快一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