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远 发表于 2015-8-29 13:29:26

用来装逼的知识技能,如何拿来赚钱?听行家怎么说

8月23日,也就是上周日,是个上午晴空万里,下午倾盆大雨的日子。我嗅在这样有趣的周末,自然不能闲着,找了群有趣的叫做“行家”人请去上道沙龙聊天。聊什么?聊他们怎么这么上道啊,能把兴趣当饭吃,诚然会玩。不过你有没有跟我们一起度过那个下午,这篇拧干了水分的复盘文,都能让你看看这些行家怎么自信地一技傍身走天下,怎么把认知盈余商业化。罗辑思维:匠人的商业化运作罗辑思维的联合创始人快刀青衣,主要负责产品技术,现场谈了罗辑思维对匠人经济运作的心得。匠人,不同于淘宝卖货,淘宝先有货再有人就行了,匠人需要先有人,对某项技能精通并富有创造力的人,才能生产、创造出货来。 而匠人之作又分为三种:1.品质之作:东西过硬,傲视同行。例如罗辑思维卖大米,贵但真的好吃。2.死磕之作:用足心思,绝不苟且,例如老六的图书、笔记本,细节之处见心思。3.匠心之作:创意独特,逼格十足,例如罗辑思维卖的七夕特供搓衣板,搓衣板上有两个洞,让人跪着更舒服。搓衣板199元一个,上线后,三小时卖了50个。罗辑思维还有一个产品叫天使厨房,找一位主厨,开放4到8个席位,每席大概800元以上,做一场饭局。经过几次经营后,已经积累了超过1000人的吃货群,以后再有新人的厨房,不用花力气推广,群里就能完全消化。而厨娘自己也可以靠厨房养活自己,不用坐班,花更多时间精力到做饭的创意中去。快刀青衣认为,匠人本身就是一个拳头产品,你要不断更新迭代,相互去学习,自己擅长并且喜欢,时间一定会成就你的。今年春节前,法国的一个情趣用品品牌来找合作,罗辑思维的一个小姑娘就主动请缨代言这个产品。她用了很多产品,还请来很多大拿测试,一款一千多块的跳蛋卖了一千多套,现在就成了罗辑思维首席情趣官,搓衣板也是这个姑娘负责。然而无论怎么讲情怀,匠人的产品要能够商业化,赤裸裸的金钱交易才是最和谐的。用户会对人的品牌忠诚,而不是某一个物件,要爱惜自己的羽毛。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个负面可能会让一个团队、个人品牌没有翻身的机会。快刀总结,匠人在商业化运作中可能出现的几个问题。首先,在某个领域精专的人可能很多,有时跨个小界更显优势。其次,匠人团队不一定什么都要自己来,专注好自己的事,商城系统之类的可以找合适的合作伙伴。第三,不建议单枪匹马,团队作战会有更开阔的视野。最后,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匠人?不一定,但是很多人都能在匠人团队找到发挥能力的位置。在行:认知盈余遇上共享经济在行的副总裁杨璐讲了三个在行上发生的故事,何止三个,在行本就是一个很好讲故事的产品,让本无交集的两个人因为一顿饭钱坐到一起,差异与碰撞本来就符合故事的要素。正如杨璐希望在行做到的那样:“连接人与人的一万种可能。”这也是在行吸引杨璐加入的理由,总有故事在身边。如果只是故事,这样一种人与人的新方式产品化的问题在于:可持续的么?高频么?刚需么?杨璐认为越来越多人,特别是90后自我价值实现的标准,已经从单纯物质的实现转变为自我成长。那么新的学习方式当然是一个机会。约见只是一种场景,这个场景下可能发生多种可能:《增长黑客》的作者范冰,能通过被约见推荐自己的新书。女装品牌创始人能在给女高管讲穿戴的过程中,更加了解自己的目标用户。创业的姑娘,一个月约见44个人,用在行寻找创所需的各类资源。速朽的时代,自我发展是刚需。一技傍身后,技能除了在职业中实现价值,还能用共享的方式激发更多的可能。共享经济对于认知盈余的意义,在于把技能从职业本身的束缚中释放出来,让它拥有更多碰撞的想象力。而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如何判定一个共享内容有商业化价值?1.是否可被独立个体完整分享,且分享成本不高?2.是否有可被提炼打标准计费方式?3.用户获取共享内容的成本是否足够低?当然,共享经济从车、房这样标准化的产品,正在向技能、经验这样传统的非标产品转变,发展趋势如此。手工客:技能分享社区手工客是一个以手工技能分享为核心的无线端社区,上线的19个月里,有60多个手工圈子,350万用户,500多门在线视频课程。未来200多个培训机构里,累计了3000多位加认证的手工达人。赵径文做手工客是因为在上一个设计师、手工产品电商的创业项目中,遇到了很大的问题在于获客成本高。所以想往上游走一走,而在运作手工客的过程中有发现项目暗合了,解放手工艺人的趋势。赵径文希望手工客在这样一个细分领域里,选取小切口,再把它做横向的品类的扩充,或者用户的扩充。之前的产品更关注服务提供方,而赵径文更关的是用户如何参与其中。手工客上有图文、视频的教程,也有线下的方式,希望让用户能更好地参与到技能学习中。然而吸引用户保持用户黏性的还是社区,手工是参与门槛低且参与度高的产品,用户有更良好多分享、交流意愿,有了量大质高的分享,社区氛围自然好,留得住人。然后再在社区的基础上去开展更高阶的两个方向:兴趣教育和电商。从匠人经济的商品,到行家经济的认知盈余,再到用户参与的技能分享,上面三个产品都在致力,把我们的兴趣、技能这些美化生活方式的部分,变得可交换、有价值。除了上面三位,还多了以太资本创始人周子敬、GGV纪源资本的袁媛、一万小时技能训练者彭萦参与了圆桌环节的勾兑。下面就选几个有意思的问题给大家享用。提问:投资人如何看行家的平台短期不赚钱?周子敬:赚钱不赚钱,有不赚钱的生意。一开始不赚钱,产品有用是可以的,但是总有一天要变现。对于做共享经济这件事情,虽然它是商业行为,第一天未必要求怎么变现,这种价值未必是马上能变现的。但是最终有一天你需要考虑变现的方式,变现的方式不一定是直接给参与者变现,公司能赚到钱也是一种机会。而商业化的过程中,要找准有效用户,比积累一大堆不核心的用户更意义。提问:在行上都是中小咖,吸引不了大咖?快刀青衣:大咖少是因为没有一个合理的定价,即使给人家一小时一万块,人家也不稀罕。而且就算是中咖、小咖也需要能够自由定价,而不是被平台衡量身价,掂量来掂量去的。一个百度的技术,出去培训一小时7、8千,到这就5、6百,丢死人了。杨璐:我们鼓励自由定价,但是希望价格在拉到用户可接受的范围。而且在行的咖除了收获这几百块钱,还能可以招人,就看你的出发点是什么。大咖和小白对话确实会存在对话层级的问题,所以在行很看重中咖的力量,所以如何找到合适的定价是个问题,这个问题需要交给市场来解决。彭萦:我相信大部分的大咖一定已经满足了他的财富上的积累,所以金钱对的吸引力是很小,你如果想跟他交流一定满足他其他的东西或者想跟他学习。你如果要跟一个比自己厉害很多的人交流的话,你时刻想的是我能为他做什么而不是他为我做什么。提问:看了行家经济,经济的新趋势在哪?周子敬:分享经济我觉得是一个非常持续的东西,我觉得分享经济是所有经济模型里最最终极的一个经济模型。因为它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管理、效率上的这些问题,以后可能不太会有公司这样一个组织架构存在了。所谓的平台取代公司,所有个体在平台上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平台提供一切服务所需要的信息去完成匹配。比如达达做物流众包,觅食是让周围的大妈给你做饭等等。最核心的是怎么把你服务做的标准化,跟消费者预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比如说月嫂非常个性化,白富美可能觉得月嫂特别不好,但是一般家庭的妈妈觉得月嫂就非常好用了。这样的行业你会发现服务标准化或者是预期的可控,消费预期的可控是非常难的事情,这可能是一个大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我觉得再往下所谓机器人,最终的商业模式,以后人类不用干农活,智能机器人出来之前有一波分享共享经济,大家可以抓住这波机会。袁媛:补充一下,刚提到机器人,除了共享经济打破机构、公司边界,另一个是国际的边界,因为我们中美两地投资的,从我们投资的角度来看,近几年我们发现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创新已经没有任何的差别。可能还是有国界的不同,但是对于公司和商业发展来说,中国和印度这种国家,国际化趋势都会越来越强。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创业者来说,接下来未来十五年最大的机会还有一个点是在于国际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用来装逼的知识技能,如何拿来赚钱?听行家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