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昕:无界设计
9月16日,由《家装总动员》栏目组、中国智装网、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智能化委员会主办,法国Léwin【雷盎】、联电国际协办的“寻找中国场景设计师中国智装总动员·北京站——暨《家装总动员》海选发布会,于北京龙源柒号书院拉开序幕。本次活动汇聚各地设计精英、智能界大咖等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同对家装行业的发展、商业模式创新、资源整合等热门话题进行分享与探讨。非常设计师网进行了全程报道。下面是中国建筑设计总院副总建筑师、器空间建筑工业室主任曹晓昕,他的分享主题是《无界设计》。我想因为我是地道的建筑师,我想讲讲现在相关的建筑现状。
前面的报告我觉得特别专业,但是实际上在我看设计应该是没有界限的。之前建筑师一直在做建筑,其实因为这个行业太好了,它就投身在其中,只要你有经历,可以做无数的项目,因为中国经历了大概30年的低产的高速发展期,建筑师根本都没有停下来去想别的事儿,就是天天不断的项目。 建筑师一年完成的项目的个数会是大概欧洲建筑师一辈子完成的项目,还是优秀的建筑师能完成的项目,十来个,我觉得这在国外简直不可想象。
建筑师总是想跨界,因为现在地产不太好了,很多建筑师都要跨界做点事情,那么为什么?可能这里头还有点关联,我当初的解释,我做跨界的解释,因为建筑师这门专业高考分都挺高,像清华、东南、同济,都是学霸级的人才可能出现这个专业里。后边又出现一个问题,好像受到的专业比较系统,所以他觉得从先天到后天还不错,所以能够做点这之外的事情。后来我们做了一些尝试,等我刚进入到跨界的区域里,发现很多建筑师已经在这里面了,我也结识了很多建筑师,他们一直在做各种各样的东西,这就是一对夫妻,很年轻,他们建筑学毕业把自己做成木匠了。
http://img.verydesigner.cn/attachment/2015/0916/20150916054408513.jpg
我还有一个身份,刚才没有介绍,我是品匠创业机构的创始人,是让所有的设计师来一块儿跨界的平台,其实这里头不光让建筑师跨出去,还让很多人进入到建筑里头做一些建筑,我觉得设计是没有界限的。这些图片是一些建筑师的作品。这里面可以看到非常有意思的传统工艺,现在几乎快失传了,过去用手工针的工艺,把布卷起来,从里头一层一层的缝,一旦有一根线断了,可以像拉肠子一样把它拉出来。
http://img.verydesigner.cn/attachment/2015/0916/20150916052416706.jpg
刚才讲这么多实际上都是讲建筑师一大堆都在跨界,我现在做了这样一个平台,有700位设计师,建筑师为主体,还有室内设计师,还有其它的工业设计师等等,都在一块儿。建筑师的设计之道,你可以看到这些设计似乎还有点共同的东西,就是一看起来好像不是完全的工业设计师或者完全的室内设计师做了,有它自己的一套道理。
这是十几年前我在昌平建的房子,我不太想说这个建筑的事儿,其实建筑师最注重材料,他对材料非常敏感,而且也会对材料有个预先的判断,像这个就是特别低造价的便宜,三千多块钱一平的造价也相当便宜。当你垂直的墙面,你分不出砖不一样,但是你微微侧过来,就会看到不一样,让墙显得很长,能够有这样一个反射。
http://img.verydesigner.cn/attachment/2015/0916/20150916052453564.jpg
这个大家熟,这是我在北京长安街上设计的,在建国门那里,这个是在长安街上第一个不从石材和铝板盖起来的房子,也体现了建筑师对材料的追求。这是黄色的混凝土。这个是最早在高层用的材料,这个里面没有用石材、没有用铝板,完成了这样一个房子。可以看到这个有些缝,就是材料吊装之后互相扣合的缝。我也特别愿意做低造价的房子,因为低造价的房子业主不会对你提过分要求,两千块钱让我盖个房子,我觉得未来谁要找我,我可以给他盖,因为我知道在哪省出造价。
http://img.verydesigner.cn/attachment/2015/0916/20150916052541286.jpg
这个原来结构到一层以后,他给我打电话,说不行,我们后面的资金省里没给划拨过来,又被砍掉一块儿,现在没钱了,其实原来也没什么钱,原来就是贴贴陶土砖的外皮,后来我一听特高兴,没钱了就没什么期待,后来我就一个纯白色的漆面做成建筑的外观,可以看到其实这也不是随便做的,因为所有的白墙都会脏,但实际上为什么脏?其实白墙和黑墙其实是一样的,之所以脏是因为有一些横向的窗台面,如果落灰之后雨水拉下来是不均匀的,如果都均匀的洒上灰也不会显得脏,所以这个房子直到现在还能看,墙虽然不显白了,但是它不脏。
http://img.verydesigner.cn/attachment/2015/0916/20150916052554893.jpghttp://img.verydesigner.cn/attachment/2015/0916/20150916052606487.jpg
我觉得设计有时候确实就是在颠覆原来的想法,包括那么低的造价能不能形成好的品质,我们以前所有人都认为有钱才能够形成品质,其实跟钱确实有相当关联,但并不是直接的对等的关系。
这是我的工作室前面的一个小卖部,这是我刚到工作室的时候一个很典型的场景,其实是一个小区的出口,它门口到我们门大概有十米,走过来就是。后来我想能不能用最便宜的办法改造一下,因为我自己出钱,所以我更不想掏钱,边上我们看堆了一些啤酒箱,我们想是不是可以把它垒起来,我当时觉得在这儿也许呆个三两年,租完我还可以再卖出去,用啤酒箱来搭建一个墙,进行一个改造。所以最后搭完了是这样的一个结果,一个半透的感觉,现在去我那个工作室也可以看到这样一组东西,它非常便宜。最后大概连人工是八千块钱,全都给做了。其中还需要一些小技术,包括钢筋串联,地面基础稍微做一下稳固,这样能够扛得住大风。
http://img.verydesigner.cn/attachment/2015/0916/20150916052635561.jpg
http://img.verydesigner.cn/attachment/2015/0916/20150916052645875.jpg
这是我的工作室,工作室对特殊材料的一种体验感,这是GRC,中间是个柱子。这是混凝土的一组家具,在我们工作室,所以看到混凝土一直粗犷的状态,它是胶凝材料,靠模具,我想给它形成一个完完全全的柔化的混凝土的状态。
http://img.verydesigner.cn/attachment/2015/0916/20150916052711124.jpg
这边有个特殊的模具,不用打磨,它本身像丝绸一样光滑。
http://img.verydesigner.cn/attachment/2015/0916/20150916052757616.jpg
这是工作室的一个改造,原来工作室也是很破旧的一个房子,做了一些楼梯栏杆,在颠覆原来对于原来栏杆的概念。包括吊顶,我觉得室内设计原来用粘拉膜,我也想用一压,看看那个材料觉得也没什么,而且最大问题是粘膜之后换灯比较麻烦,一个灯换了把整个膜掀开,另外一个是夏季飞虫的尸体。然后我做了个废物利用,我们把一些图纸变成了一个吊顶。
http://img.verydesigner.cn/attachment/2015/0916/20150916053835138.png
这是我做的和建筑有关的设计,实际上我自己也做了大量的非建筑设计。这是一个为设计师做的包,缘由是有一次和几个同事出国,有几个女生溜号去买了大牌包,我说你这个怎么好用?或者说你作为一个设计师,你天天干这个职业,你用一个LV真的好用吗?你问过自己吗?她跟我说所有的包不都一样吗?所以我才有了这个设计初衷,为设计师做一个包,日常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同时建筑师最大问题是携带A3的纸,我就想能不能让它没有折痕,现在我想了这么一个机构,就是包完全摊开,A3纸从底下抽上去,包括有放手机、放笔、放卡的地方,包括一些私密性的东西,包括钥匙,一般上班就足够了。对于这样一个包,也有个立面设计,可以看到是这样,特别像过去的功能袋,过去机关都会有,我们非常熟悉。往后这是一个日常的包,基本上出差三天到五天的这样一个短期的差旅包。短期差旅最大的问题,或者说我做这个包的初衷是什么?也是因为跟我们公司的同事出台,恰巧也是女同事,因为我们正好飞机晚点、堵车,到那所有人都在等着,我们到那很慌乱的接设备,女生拿电脑一下子把连线带一些私人物品带出来了,也是非常尴尬,后来现场一团糟。
http://img.verydesigner.cn/attachment/2015/0916/20150916052828982.jpghttp://img.verydesigner.cn/attachment/2015/0916/20150916052838421.jpg
我在想刚才一位老师讲的一个词叫“场景”,其实我们不同场景就用那些东西,比如说酒店的东西生活上很少涉及,我在办公室不会把私人物品给别人看,所以我们想做一个收储的装置,它实际上有四面可以做开启,其中一面放办公物品,其中还有自己的内衣等等,都有不同区间,对于携带大量物品我们可以很从容。
我自己也在设计桌子,这是一种特殊材料,现在叫竹钢,其实就是竹纤维加树脂形成的材料,抗拉接近于刚,非常帮的材料。这是一个展览,想用这个材料做家具,我没有做过家具,所以觉得很有挑战性。但是我愿意跟材料接触,我拿了材料后去看它的工厂怎么生产出来这个东西。非常凑巧,我到工厂的现场看到它正好在给别人加工一些东西,是一个两公分五乘两公分五的木条,一会有一大堆废料堆在这儿,我问这废料能回笼应用吗?他们说不行,我就想那能不能用废料做个桌子?它的胶合能力又非常好,所以我完全用小废料做的桌子。 这其实用一个整个的木板,有时候我更愿意把无论是做家具还是小的器具,我不怕造价低一点。可以看到这个还是非常漂亮,只有用垃圾才能做的垃圾,它有它惊人的美。
http://img.verydesigner.cn/attachment/2015/0916/20150916053901298.jpg
这是做的瓷器,卷云的形状。我们发现现在小杯子要么没有把儿,有把儿的是圈的,一旦水烫都没法儿拿,捏不住,所以我做了纸卷一样的把儿,非常好用。可以看到有意思的是用一个包装,葫芦形状装起来,这样一个集成状态,同时还可以看到液体的水波纹,不同角度都可以看到好像水在荡漾。也有不从颜色包装,非常诱人。
http://img.verydesigner.cn/attachment/2015/0916/20150916053028892.png
这些是我做的一点点跨界的事情。有一次我在和一个大学的建筑院的院长来谈关于建筑师的未来,他就认为建筑师未来不能够只有建筑,另外一个就是有一次我跟一个国外的设计师对话,是一个西班牙建筑师,我说你们都有做跨界的传统,几乎设计师跟我急了,他说哪里是这样一个传统?因为我们只做建筑养活不了自己。其实这句话说到我们未来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可能我们的设计师生态圈的一个状态。所以我就说,可能现在学习建筑的,像我毕业那阵,我干了二十多年建筑了。
我在东南大学应他们院长的邀请,在那边开了一门叫做混凝土设计实践混成课,它既是设计又动手来做的东西,有时候我们设计师经常用脑子去设计,其实不是,有时候手会脱离脑子,会指导你的脑子,所以我觉得这是产品和所谓的包括室内家装设计以及建筑设计不一样的地方,因为建筑设计可能因为出方案再到建造,你都可以逆向修改,造着造着说改个施工图吧,这肯定不行。从产品角度上,它需要研发和定型,就是你一定要从你的制造、你对材料的认识返回到设计里头来调整,所以现在在大学里面开了一门新课,动手,通过手来做设计。
这是一个学生做的花盆,这个花盆两个构建,一个是完成构建,一个是中间的这个构建,花盆不断插出一个样子来,可以放桶,弄成各种各样的形状,随便什么样的形状,非常有意思。中间我们浇水后,慢慢的从缝隙里渗进去,我觉得非常好,它还有透气功能。 在北京设计周也会有一些展示,大多都是设计师做的跨界产品。
http://img.verydesigner.cn/attachment/2015/0916/20150916053335364.png
这是牙刷的托,大概无印良品也有类似的,但是它更好玩儿,它是用气球压回来,变得非常有意思,让你每一个牙刷托都和别的不一样。当然我觉得刚开始是在大学做的一些事情,现在我们也确实是往科技来靠,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科技成果和设计师来结合在一块儿,转化成一些真正的有价值的东西。后来我们专门成立了工艺材料实验室,也聘用了一些科学家,最近有个做音响的科学狂人,要做独立音响系统,我们跟他一块儿研发制造。
http://img.verydesigner.cn/attachment/2015/0916/20150916053134311.jpg
我们现在用的最新的产品混凝土可以达到C150,如果需要可以达到C200,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中国上海中心用的混凝土大概是C65,最多是C70的混凝土,可以比它强度高三倍,比最高的还要高三倍,平时像这样的楼也差不多到都了。
这个是我们用白色的水泥和黑色的水泥混打,做一个小的饰件,我们这里头凝固的点不一样,也容易碎,不断的混合来做这个实验,可以看到是这样,我们就是这样一个状态,不断的跟材料和科技来探索,希望所有的设计师能够在没有界限的状态中进行设计,我想这也是未来的整个设计的趋势。
http://img.verydesigner.cn/attachment/2015/0916/20150916053215498.jpg
这是我们在搅拌色浆,在实验室里做色浆,跟混凝土在混合。
http://img.verydesigner.cn/attachment/2015/0916/20150916051901688.png
这是很多在品面工作和签约的设计师。
http://img.verydesigner.cn/attachment/2015/0916/20150916051912824.png
这是在大学做的一个展览。
http://img.verydesigner.cn/attachment/2015/0916/20150916051847708.png
由于时间有限,今天的介绍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