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矮之辩,出重之争?
射(身高一寸才是矮)和矮(拿着箭才叫射)“射”字拆开来是寸身,身只有一寸高,分明不是矮吗?而“矮”字拆开来是委矢;委,托也;矢,箭也;委矢在弦,不就是射吗?
出(两座山才是重)和重(千里才是出门),在古代造字过程中是不是被调换了位置?您思考过这个问题吗?呵呵,有意思吧。
射和矮两个字之争,最早是出自清人沈起凤的笔记《谐铎》第七卷,虫书条:“锦屏女子叶佩纕,有夙慧,七岁就傅读书,通妙解。尝谓师曰:‘古人造字,会意象形,而有时亦多误处。’师询其指。曰:‘矮字明系委矢,宜读如射。射字明系寸身,宜读如矮。今颠倒字义,岂非古人之误欤?’”这个故事后来被附会开来,安到纪晓岚身上的也有,安到孔夫子身上的也有。
小姑娘七岁的时候就知道了象形和会意,并且能应用到具体的汉字上,的确难得。然而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象形和会意能不能照猫画虎,见字拆字,如算命先生测字一样去理解呢?
先说射字。在甲骨文中,射是一个象形字,画成一张拉开的弓,上边搭着一枚箭。在金文中则在弓的右侧又加了一只手,使得射箭的动作更形象起来。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又、手、寸三个字都是画成一只手的形状。寸有时会在手掌下加一个点,这是因为寸最初的含义是一个部位,就是中医切脉的寸关尺中的寸,也就是手腕横纹脉口的地方。身在甲骨文中与弓形状十分相似,是一个面朝左站立的孕妇,中间是隆起的腹部。在小篆中,射字左边的弓讹写成了身,手是可以认为是寸字的,这样就有了射字。不过在小篆时代,人们已经认识到射字说的不太通,于是又创造了射的另一种写法,左身右矢的䠶(Unicode值为U+4836)字。还有个很罕见的写法,左边是正确的弓字,右边是个又(又也是手,没有错误)的 北京某报副刊“语文知识”栏刊出《汉字里的错别字》一文,说“‘汉字里的错别字’,不是指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错别字,而是指汉字里现在被认为正确其实是错的错别字。”作者举例:“‘射’和‘矮’就是两个恰恰被颠倒用错了的字。‘射’拆开来是寸身——身只有一寸高,分明不是矮吗?而‘矮’,拆开来是委矢——委,托也;矢,箭也;委矢在弦,不就是射吗?”还说把这两个字弄“颠倒”的“肯定是一位相当有权威的老兄”。
所谓射矮颠倒,其实是个老话题,据说一千多年前就成为武则天望文生义的笑柄了。女皇发表高论:射由“寸”“身”构形,身仅寸长,恰好表示“矮”,矮由“委”“矢”构形,“委”即抛,“矢”即箭,正可表示“射”。笔者怀疑这传说的真实,武则天热衷造字不假,可她造的字,除留下一个她名字的“曌”,其余只在历史书中保留着,虽然她“相当有权威”,却也未能推行。这笑话可能是秀才拿她造字开涮。
对文字学颇有研究的刘志基先生,把这当由头,认真地写了《武则天错在哪里》,发表在《咬文嚼字》1995年第1期。刘先生说,武则天错就错在不了解“矮”、“射”二字的构形及特定的文化内涵。“射”字在金文里左边弓箭右边人手,寸即人手,在远古可作量具,作为汉字偏旁有“法则”、“法度”义。矮是形声字,右边的“委”是声符,“矢”表示字义,因箭矢在古代是常用之物,而矢的长短有一定标准,箭杆又格外正直,矢在汉字中便和长度有限发生了关联,矮字之外还有短、矬等字,也如是。
再看《说文解字》对“矮”的注释:“短人也,从矢,委声”;对“射”的注释:“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从矢从身。篆文射从寸,寸法度也。亦手也。”这和刘先生的说法一致。在《古代汉语词典》里,射的异体字是“身+矢”。
非要说射矮两字颠倒,不仅是重复武则天的笑话,也是在恶搞汉字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