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远 发表于 2013-5-23 16:35:07

为TFT伸冤/防IPS大忽悠 手机屏幕小百科

手机屏幕怎样显示图像?



    720p逐渐代替qHD、WVGA这种落后的分辨率,和1080p逐渐在高端机行列铺开,是2013年智能手机屏幕领域的两大趋势。受此趋势和去年底刮起的“5英寸1080p”流行元素的影响,所有人的眼光似乎只聚焦在“屏幕大小”“屏幕分辨率”两个方面,其实好的材质与显示技术对于手机屏幕来说却远比分辨率重要,虽然iPhone 5屏幕的精细程度ppi仍然只有跟iPhone 4一样的326,但你绝对不可否认iPhone 5的屏幕还是至今手机液晶屏幕里面最出色的。
    所以不妨改变视角,来关心一下自己手机屏幕的材质与技术,毕竟对于拍照来说重要的是色彩要对味曝光要准、同样对于显示来说面板材质与显示技术也是关乎“显示色彩”“显示效果”的重要方面;因此这里不谈1080p,就让我们由被炒作最热门的“TFT”“IPS”入手来了解手机屏幕。


为TFT伸冤/防IPS大忽悠 手机屏幕小百科
手机屏幕怎样显示图像?
    首先有必要来了解一下屏幕到底是怎样去显示游戏画面、我们所拍的照片,以及其他。
    红蓝绿三原色——发光与呈色
    自从牛顿的色散实验用一块三棱镜将自然光分成了七色,色彩缤纷的大自然有了更加容易的解释;更重要的,也因此诞生了如今显示设备的原理基础——红蓝绿三原色。采用“三原色”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仅仅用“红蓝绿”色彩的混合就可以表示出自然界的几乎任意颜色的光。

最美丽的十大物理实验 牛顿色散

    除了“色彩”,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像素”(或者称为“分辨率”)。我们将反应现实的画面画成一个个的小格子,每个格子填充不同的色彩和亮度,数千万个像素组合在一起就完成了对现实世界的描述。
    像素与次像素——精细程度
    于是回到我们所要说的“手机屏幕”上面,如果拿放大镜什么的仔细观察屏幕,就会看到这一个个的小格子,每个方形的格子代表一个像素pixel,里面有红蓝绿三原色,而每个红、蓝、绿的长条代表一个次像素sub pixel。每个次像素的明暗变化,反映到整个画面当中就会演绎出千变万化的色彩场景。
    格子分的越多,像素数就越多,画面就越精细,每个像素小到无穷小的时候我们看照片的时候就没有下图这样的“颗粒感”了,而是非常平滑、人物轮廓也极为鲜明可以比拟现实了。不过“无穷小”仅仅是理想状态,人们所做的努力就是不断让它变小变精细。目前的最高水准4.7英寸搭配1080p也只有468ppi,代表每英寸被分为了468个像素点,基本可以让肉眼认为那就是非常平滑、看不出实际像素点的。

推倒现实,就是一个个像素点(图片来自techeblog)

像素与次像素(图片来自TFTCentral)
    至于红蓝绿如何演绎1600多万种色彩呢?用过Photoshop的朋友应该对RGB的0~255非常熟悉,手机屏幕也通过红蓝绿三种颜色的0~255的变化来描绘不同的颜色。比如R 228,G 189,B 79混合就可以得出金色。

三原色表现色彩的方式(图片来自oled-a.org)
    至此大家应该可以差不多了解了手机屏幕的显示原理,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接触今天的主角“TFT”和“IPS”两种目前争论不休的东西吧。

TFT有多无辜?IPS又为何出色?

LCD屏幕显示“三大件”
    知道了上面的色彩与光的显示原理,来看一下手机屏幕最主流的液晶屏幕——也就是LCD的结构;虽然结构繁多,但是大体可以分为“背光灯、TFT薄膜晶体管、彩色滤光片”三层,发色发光过程可以理解为背光灯发光,照射布满红蓝绿颜色的彩色滤光片产生不同颜色,而上面提到的红蓝绿色彩调配——0~255的控制则通过TFT来实现,最后的这个可是个大活儿。
    除了采用液晶的LCD,比较新的OLED,像三星手机采用的AMOLED系列,则不需要彩色滤光片这一层,携带染料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可以自己发出带颜色的光,担负了“背光灯+滤光片”的作用;但是控制0~255这项工作还是得交给TFT来做。


液晶屏幕结构(图片来自Kisplay)
    现在真正转入正题,可以看出屏幕显示的难度在于如何控制红蓝绿三色0~255的变化,于是诞生了“液晶”和“TFT薄膜晶体管”这样的概念。如果TFT是工具,液晶就是载体,屏幕显示就是通过TFT控制液晶来阻隔光线,以此实现不同区域的像素明暗,从而显示完整图像的。
    上面的图示可以看出,液晶分子螺旋排列的时候光线无法通过屏幕因此显示全黑,只有液晶分子在电压作用下改变了排列方式,光线才有可能通过液晶层,再通过滤光片呈现不同颜色。
TFT与IPS为何不等价?
    由于控制液晶偏转技术的不同,诞生了TN面板、VA面板、IPS面板这样的名词,因此就可以理解“TFT”并非是与“IPS”等价的名词,“TN面板、VA面板和IPS面板”同属于液晶显示屏LCD类,IPS的全称应该叫做IPS-TFT-LCD。

TN面板、VA面板、IPS面板不同的液晶偏转控制方式(图片来自Display Mate)
    区分开了TFT与IPS等名词,再来聊一下为什么这俩词儿打得火热;人们习惯用TFT对等IPS来比较,大多是因为想当然的将TFT看做了TN面板的代名词,而作为比较老的TN面板,拥有着“可视角度不高”等诸多弊病,也就成了以“色彩准确、可视角度大”著称的IPS面板经常挑衅的对象。
可视角度怎样决定?
    至于可视角度大小是如何决定的呢?当然这也与液晶的排列和偏转方式有关,让我们拿TN面板和VA面板来举个例子对比一下。
    在屏幕点亮的状态下可以用下面两张图来形象表示一下,同样从上中下三个方向(图中的左中右)观看屏幕,按照TN面板的液晶排列方式,上视角亮度较大而下视角亮度较暗(上视角看到水平方向分子光线可通过,下视角看到垂直方向分子光线因此被阻断),中视角——也就是正常观看屏幕的方向亮度比较中和。于是从两侧去观察屏幕就会出现灰阶反转,亮度和色彩都有很大程度的衰减,比如有的角度泛白而有的角度很暗,画面基本不可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可视角度小”的问题。

TN面板可视角度(图片来自Kisplay)
    换做好一点儿的VA面板,上视角和下视角一亮一暗正好中和成跟中视角差不多的亮度,因此两侧看去的灰阶反转就并不严重,可视角度会比TN大些。

TN面板可视角度(图片来自Kisplay)
    再就是如今不可一世的IPS面板了,由于IPS的液晶在水平面内偏转,从哪个视角都不会看到垂直排列的液晶分子,光不容易被阻隔,因此理论可视角度达到了178度;也就是说良好的IPS屏把手机即使放水平,看到的画面色彩和亮度也和正面视角没什么区别。

IPS面板可视角度(图片来自Kisplay)
IPS好在哪儿?
    IPS不光具备可视角度大的优势,而且在色彩还原、响应速度等方面也具备不错的素质,因此才成了众多手机厂商争相采用、并且以近乎狂热的语言去包装自己屏幕时候的用词,其实本质上都是类似的材质技术。

可视角度对比
    不过“色彩还原、响应速度快”这两方面对于手机的宣传可不是那么好做的,色彩还原这种事靠肉眼几乎很难辨别,响应速度里几毫秒的差距也没办法直接看出,因此“可视角度大!!”就成了手机厂商竞相吹捧的地方。
    可以很容易的对比IPS与普通屏幕的显示效果区别,上图左下角是iPhone 5,亮度相同的情况下,这样大的可视角度下图片显示没有任何的色彩或者亮度减弱,右上那部手机就惨的没法看了。
    虽然IPS的可视角度大是目前厂商忽悠的重点,而且也是比较多人追逐的优势,不过也有人不这么看,TN的小可视角度正好防偷窥不是么。
【再说TFT。。】
    这一页的最后有必要再次重申一下,不要再黑TFT啦~~你用的“高端”IPS、甚至OLED里面都有TFT的默默付出,要黑就去黑TN好了,这种早晚要淘汰的技术。。依然有为了低成本和一些不知名原因的小厂商大厂商在用。

LCD和OLED都有TFT层(图片来自beareyes)
    TFT是薄膜场效应晶体管的英文缩写,无论是LCD和OLED,都是靠薄膜晶体管;LCD和OLED所用的TFT的区别是,LCD的TFT是用来控制液晶分子偏转的,发光是靠后面的背光,而OLED的TFT是直接控制像素点发光的。虽然作用不同,但都是薄膜场效应晶体管。

OLED Pentile排列引发的惨案

OLED Pentile排列引发的惨案
    因此无论是TN面板、VA面板还是IPS面板,都要用到“液晶”这种材料,所以统称为液晶屏幕LCD。
    除此以外手机屏幕还有OLED这样一种;三星的强大让更多人开始认识OLED——特别是三星采用的AMOLED、Super AMOLED如此种种,即有机发光二级管。LCD需要背光灯来发光,通过彩色滤光片来显色,而OLED不需要彩色滤光片和背光灯,携带染料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可以自己发出带颜色的光,担负了“背光灯+滤光片”两方面的使命。



OLED结构(图片来自oledw.com)
OLED LCD优劣对比
    由于LCD必须包括背光组件、LCD阵列和TFT三个方面,而OLED显示技术则只需要oled阵列和TFT两部分,因此首先不需要常亮的背光灯的OLED是比较省电的,除此之外组件的减少可以让手机的屏幕做的更加薄。另外也有原生对比度高、可视角度好、响应时间快、色彩饱和度高等等优势。
    目前我们对于OLED的讨论大多受三星AMOLED的影响,而且重点也经常集中在“像素排列”“色彩风格取向”的问题上,这本质上应该归咎于三星的AMOLED部分产品所采用的独特像素排列方式所造成的显示效果差异。

RGB排列方式与Pentile排列方式(图片来自androidforum)
    传统的RGB排列由三个次像素组成一个像素,红蓝绿面积均等,而三星有些产品所采用的Pentile三个次像素并不均等,特别强调绿色,而且次像素数量减少,精细程度不够,因此同样分辨率下会比RGB排列颗粒感更重。而且也容易造成颜色过渡不平滑的问题,观察三星早期的机型比如Note(纯色的下拉通知栏那里),会出现明显的色彩过渡不平滑问题,没错就是那些断带。

同分辨率下,Pentile次像素少,精细程度不够(图片来自engadget)

AMOLED色彩过渡不平滑造成的断带
    而色彩风格浓烈也一直是AMOLED有人欢喜有人愁的地方,过于强调绿色的鲜艳颜色虽然短时间讨好眼睛,但长时间难免疲劳。而且自发光的有机二极管的红蓝绿三种材质有着不同的寿命,这意味着某种颜色过早老化就会造成整体严重的偏色问题。下图三星的两款机型统统偏绿。

主流机型显示效果比较(图片来自phonearena)
    但是结构可以做薄、广色域、对比度高、自发光等优势依然抵挡不了OLED的流行,OLED分辨率不易做大等问题也在逐渐被解决,苹果也已对OLED屏幕表示兴趣,不过就目前来看OLED还存在不少硬伤,还无法完全取代LCD。

你最关心的分辨率能有多重要?
你最关心的分辨率有多重要?
    至于分辨率就容易理解了,好比数码相机的像素,像素越高对于真实世界的细节表现力就应该越好,因此屏幕也是如此;720p分辨率逐渐普及和1080p在高端机型的铺货是2013年的趋势,分辨率越高对于文字的表现就更加锐利,仔细看下面这张图,随着ppi的增大,汉字的笔画上颗粒逐渐减少,看起来也更加顺滑。


首款1080p机型HTC Butterfly

不同ppi显示文字效果对比(图片来自phonearena)
精细提高不多 反倒成GPU累赘
    但是问题在于你是否真的需要如此锐利的显示呢?我们收到的可能是个变化较大的答案,对于很多人来说iPhone那样326ppi的显示效果已经足以“媲美印刷级别”。
    而且随着手机越来越用于大型3D游戏,《极品飞车》这样的大作都被移植到手机上,那么让GPU在1080p的屏幕上面去画图就复杂多了,填充满1920x1080数量的像素,要比填充满1280x720数量的像素更加拖累GPU,而手机屏幕大小如此有限、你还不一定能够看到提升多好的画面,反而游戏帧数和流畅度受到挑战。

GLBenchmark 2.7横向对比(图片来自ZOL)

    我们可以用前面做过的、针对不同机型GPU图形处理能力的GLBenchmark测试来说明问题,可以简单理解为该测试模拟一个游戏场景,用fps帧数来衡量GPU的运算能力,帧数越高意味着游戏将越流畅。Offscreen的测试表示统一用1080p分辨率来构建3D画面,Onscreen则表示用手机本身的分辨率。

就算5英寸大屏,你会看出720p与1080p游戏效果有什么差异么?会么?
    可以看到除了1080p的中兴Grand S的两项能力大致相似,采用相同GPU的720p分辨率的小米手机2和2S实际效果都要比在1080p状态下的效果好。这就诞生了一个问题,在GPU理论性能一致的前提下,你到底是看重游戏流畅程度呢还是目前差别并不明显的画面效果呢?

Incell 超敏感触摸有多神秘?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除了基本的材质之外,你能听到的一些其他名词;毕竟IPS都早已被炒作烦了总得有点儿新花样。话虽如此,像“OGS”“In-Cell”“超敏感触摸”这些新名词都还是有靠谱的实力的。
OGS与In-Cell 将手机做薄
    比如OGS和In-Cell,我们都知道iPhone之后电容屏在智能手机上大行其道,革命性的改变了人机交互方式,“触控”从此越来越流行。而传统的“触控”需要在屏幕当中加入一层触摸面板,而且需要手指的导电才能生效。


In-Cell触摸屏结构解析
    手机越做越薄,屏幕自然不能太厚。以往的“面板保护层、触摸面板、液晶显示面板”逐步被精简成了两层,也就是将“显示”与“触摸”做到了一起,或者将“显示”与“保护层”做到一起。
    其中后者被称为OGS,全称是One Glass Solution,也即单层玻璃解决方案,将触摸屏幕和保护玻璃组合起来;而前者被称为In-cell(内嵌式),则是将触摸屏幕和显示屏组合起来。

OGS与In-Cell比较(图片来自电子时报)
    两项技术的目的都是使得屏幕更薄,透光率更高。其中iPhone 5采用了In-Cell,而许多国产厂商都开始采用OGS。
Synaptics ClearPad Series 3
    “超敏感触摸”是技术大拿诺基亚带给我们的东西,不得不说技术方面诺基亚还是有影响力和领导力的,此后许多厂商也纷纷效仿采用这一技术。简单来说这就是为解决“戴手套不方便操作手机”类似的问题。。

Synaptics电容屏结构(图片来自Synaptics)
    诺基亚用到了电容感应器厂商Synaptics(见于各种笔记本触控板。。)携带ClearPad Series 3技术的特殊电容屏,ClearPad Series 3技术通过自动检测触屏介质,允许带着手套的手指和手指甲来获得显示屏对于触点的确认,而且并且无视用户以何种方式通过何种介质来完成操作。
三星Youm 弯曲的屏幕
    计算机可佩戴?屏幕可弯曲?看似科幻的事物如今都已成为现实,前者由Google Glass实现而后者就是三星在CES上面展出的Youm柔性屏。后者也是利用到了AMOLED可塑性高的优势,将显示屏中坚硬的玻璃层替换掉,从而制造出柔韧性强不易损坏的柔性屏幕。不过除了CES的展示机之外还未见到三星将其用到量产机型上面,这种概念性的东西毕竟还需要等待一下,不过已不会太久。

三星Youm屏幕结构(图片来自slashgear)
百科总结:
    这里大致分享了一下除了分辨率之外的手机屏幕的相应内容;从如何成像开始,液晶分子排列偏转的不同造成了LCD阵营几种面板的区别,也造成了不同的可视角度的显示效果;而OLED阵营里RGB次像素排列的不同带来了不同的色彩风格,和优劣并存的次世代技术。
    而对于分辨率,我们也不必刻意追求,大家视力良好的条件下不需要每天凑近屏幕去找颗粒,费眼不说玩游戏的时候还是个累赘。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区分开TFT与IPS所代表的含义,作为控制开关TFT共存于LCD与OLED当中;IPS仅为LCD的一种。而同为IPS的屏幕当中仍有等级区别,于是廉价手机当中用到的IPS远没有iPhone那样出色。最终还是希望理性看待对于IPS屏幕的大肆渲染,显示效果好坏最终要靠眼睛来判断,毕竟每天面对手机屏幕几个小时,好的显示效果还是对视觉健康有莫大好处的。
原文地址:http://mobile.zol.com.cn/373/3738118_all.htm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TFT伸冤/防IPS大忽悠 手机屏幕小百科